
為了要時時警惕自己歷史的沈痛以避免悲劇再度上演,故在此將新埔極地長征的簡易地圖再次貼上;看到這張地圖若有印象者,表示你曾看過我那由汗水和淚水所交織出連天地都為之動容(唔..還是唾棄?)的血淚序曲(有興趣者且不怕被精神折磨者,請自行翻閱本慘案源由,本篇將盡可能略過一些慘痛哀號和嚴厲控訴),或許也能心有同感地了解我步履蹣跚浪跡天涯的悲壯行旅,為我深深掬一把同情的眼淚啊~~

不過,不會有人以為我所說的「新埔」,是指板橋捷運「新埔」站吧?ㄘㄟˋ~~╰___╯

↑話說到新埔第一件事,就是要吃道地的客家美食囉!我們把車停在「中正路」上,這條路是新埔最熱鬧的一條路了,而離我們停車最近的就是這家「金德美食」小吃店,於是便滿懷期待地走了進去!上午11點多,裡頭只有一桌客人,但香氣四溢是陣陣催人餓啊~~

↑這裡的menu沒有標價格,只要告訴老板要點什麼菜,老板就會把菜單寫在黑板上,也不知是否由老板自行決定人數和份量?如果不確定的話可以先問一下老板看多少錢再點喔!我們點了炒板條(80元)、炒高麗菜(50元)、福菜排骨湯(80元)及客家小炒(150元)。其實這家店最有名的應該是用鴨蛋做的水晶蛋及手工包子,不過因為事先沒問老板多少錢不敢亂點。必吃的炒板條炒得很香很滑嫩,可惜就是油了點;客家小炒超級下飯,但我們沒點白飯,鹹!而福菜排骨湯秉持著客家菜重口味客家人克勤克儉的精神,真是又油又鹹排骨又少啊!@___@ 所以這裡頭最合我意表現最出色的,竟然是那~~平民小炒高麗菜啊!~~^^

↑滿足地用過中餐後,便精神飽滿地開始來做老街巡禮囉!這時候的我們尚不知接下來的旅程將是一條艱辛的漫漫長路,此時是元氣百倍容光煥發,臉上盡是開心期待的笑容,一副戰鬥力十足的模樣!「金德美食」的隔壁有一家打鐵店,聽說目前新埔的打鐵店也只剩碩果僅存的一二家了!而最吸引我目光的,除了那些充滿歷史刻痕的打鐵機具外,就是這間老房子了!有沒有注意到,這間房子的格局十分深邃狹長?和之前去三峽老街看到的老房子一樣,中間還有天井呢!

↑因為一開始我們想先去「和平街」看「潘家古厝」和「劉氏祠堂」,但走在「中正路」卻看不到有通往「和平街」的指標,於是鑽進了這個傳統市場(事後才知這市場就位於中正路與和平街之間,而我們卻走到茫茫到深更,難不成我們已累到眼盲心更茫?哎!無力啊~~)。中午12點多,雖然市場裡的人潮少了許多,但行走其間卻可以感受到濃厚的客家風情流洩其中,因為每個攤子上都擺著許多客家傳統美食或是醃漬物,例如梅乾、醬菜等等,迴響於耳邊的也多是聽不懂的客家方言,客家話有時聽起來像廣東話,有些地方又很像台語,所以還覺得蠻有意思的~~

↑找不到「和平街」,同時開始感到些許疲憊的我們,千辛萬苦找到一家超市買飲料時,才知隔壁巷子就是「成功街」,於是我們決定先繞進「成功街」。這棟位在成功街內的老房子,不只它那樸拙的建築式樣讓我佇足,牆上紅色牌子上的字眼更是吸引了我的目光,因為那上面寫的竟是──「空襲時由此疏散」!哇塞!這應該是戒嚴時期或更早之前的指示標語吧?沒想到現在還掛著呢!其實新埔的老房子真的絕大多數都還保留著過往的外觀和古老的風情,歲月的腳步似乎在此是以慢動作的方式行進著,因為有些房子的外牆上都還漆著「保密防碟人人有責」、「建立富足社會」等等精神口號,所以要是看到「打倒萬惡共匪」也不足為奇了~~ ̄▽ ̄

↑新埔於清代曾因位居物產集散地,萬商聚集市況繁榮,而「成功街」當時就是新埔有名的「花街」,一條街上戲院、茶室等風月場所林立,如今自是不見曾繁華一時的輝煌蹤影,僅存「中美茶室」還能見證昔日煙花風光。我覺得更有趣的是它的招牌上,竟然寫的是「百年老店,政府立案」呢!哇嗚~~

↑在探尋古厝時,無意中走進了一條小巷子,正當靜靜欣賞眼前的古老建物時,突然有人出聲「你好~~」害我嚇了一大跳!我以為是自己打擾到人家正想要表示歉意之際,又聽到有人說「沒關係啦~~」「哈哈很好笑耶~~」...正奇怪怎麼沒有看到人出現,才發現原來講話的竟是這隻九官鳥!這隻九官鳥真的很厲害,而且牠會的可不是只有這種簡單的幾個字喔,接下來牠講的“句子”才會嚇死你呢!因為牠竟然會一口氣講出:「陳美秀(譯音,是我猜的啦!呵!)快起床了!都7:30了妳不用上班嗎?要遲到啦!快點起床!...」真是救郎喔,講話比我還清楚流利耶!

↑喜歡欣賞老厝懷想悠遠歷史的人,在新埔市街上應該會得到莫大的滿足領會豐富的視覺饗宴,因為在新埔隨處可見因時代更迭,所遺留在這地方象徵某一個時期具代表性的建築風格。例如客家傳統宅院、閩南紅磚屋舍、日據時代「市區改正」的亭仔腳、狹長街屋、巴洛克洗石子式洋樓、日式木造宿舍...等等,所有你想得到的古老建築式樣,這裡幾乎都看得到。雖然我們真的走到雙腳無力兩眼無神,簡直快要虛脫了,但卻又為眼前這些悠久建物所散發出的氣味和沈澱出的芳華給深深著迷啊!

↑除了客家傳統屋舍外,日據時代各時期的建築在新埔市街上最是大宗,放眼望去盡是黑瓦木牆錯落,有平房有洋樓。看到左下角那張木門洗石子式外牆建築讓我不禁回想小時候也曾住過類似這種的房子,浮現不少難忘的回憶,而右邊那張照片上掛著的手寫招牌寫著“女子內衣”,以及木造的低矮閣樓,也很有味道吧!?^^

↑好不容易發現全家及新竹客運新埔站前的這條小巷子就是我們遍尋不著的「和平街」,簡直是感動到要跪下來謝天了!我發現「和平街」上的建築和「成功街」又有那麼一些不同,應該是不同時期所發展建造的,除了木造和風洗石子式洋樓等等之外,「和平街」上的巷弄也多半曲折迂迴,走進去後別有洞天,也因此我們得以發現剛剛走過的傳統市場,竟就位在「中正路」和「和平街」之間,而我們竟找了那麼久?所以我說,真的是鬼擋牆了~~><

↑因新埔曾是個商賈雲集的繁華商鎮,於是當時就有不少有錢人興建深宅大厝以光宗耀祖揚眉故里,故鎮上宗廟、老屋、古蹟之多,堪稱有名,而「和平街」更有「台灣第一宗祠街」之稱,因為這條街上隨處可見保存尚稱完善的各姓宗祠及家廟等,也可以感受到溫厚敦樸的濃濃古風,以及客家人所重視家族的凝聚精神。像這個就是「朱氏家廟」,比起在「成功街」上看到平實簡約的「范氏家廟」,又多了一些莊嚴肅穆的氣勢和規模。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目標之一「潘氏古厝」了!這是一間「一堂四橫屋」並有雙重院牆的三合院,為國家三級古蹟,其左右寬前後短,對稱均勻,而雙重院牆的建築格局更具嚴謹防衛層層關卡的功能,正是傳統客家建築聚落的特色。這樣的建築形式真的不常見,本來想再走近一點瞧個仔細,結果才踏進第一道圍牆時,就被裡頭傳出的狗吠聲給嚇得退後好幾步...因為「潘氏古厝」目前還是有人居住,並沒有對外開放,所以有興趣的人只能在門外遠遠欣賞了~~

↑這是第二重圍牆,也就是真正的大門,可以發現這道牆面厚實堅固,沒有多餘的裝飾,而第一重紅磚外牆則有鏤空漏窗的設計,除了可利通風採光外,從外圍無法一下透視內部,更可見其虛虛實實的防禦戒備意義。

↑「潘氏古厝」格局完整且宏偉壯觀,可以想見當年富可一方的氣勢,不過其主廳屋簷並不像一般傳統建築採燕尾造型,據聞是因潘家人相信若屋簷尖翹會被螃蟹剪掉(潘家地處毛蟹穴),故外觀僅以簡單的馬背山牆裝飾,雖然樸實卻仍精致細工,充滿古意盎然。

↑「潘氏古厝」不遠處,就是「劉氏家廟」了!「劉氏家廟」為一「單進三橫屋」的三合院方正格局,是國家三級古蹟,圍牆上則開有“書卷窗”,極具文風雅致之美。

↑「劉氏家廟」正廳神明廳的門楣上懸有「恩元」、「文魁」的匾額,更見其書香傳家之家訓,其建築規模雖不似「潘氏古厝」來得氣派,但迴廊深褐木樑和壁面各式精美雕飾,沈穩中不失富麗典雅。

↑「劉氏家廟」有三多,即「匾額多,功名多,燕尾多」,由屋脊上的多重燕尾足可見其建築上的華麗風格。

↑從和平街走出來後,此時我們已經是又累又渴滿身大汗,拖著沈重的腳步走到中正路上,總算看到一家冰店,馬上吃個剉冰納涼消暑,也好以讓疲憊不堪的雙腳得以暫時休息一下...

↑吃完冰後,接著要去的地方是「劉氏雙堂屋」,循著網路上的簡易錯誤地圖怎麼找就是找不到,途中看到這個古色古香的「鎮公所」,忍不住停下腳步品味欣賞。

↑「鎮公所」旁邊也是一棟充滿日式風情的平房建築,這是「衛生所」,這種屋舍讓人覺得好像真的置身在日本呢!

↑依著鎮公所前好心民眾們的報路,我們千里迢迢總算來到了「劉氏雙堂屋」,看到眼前這麼一大片紅磚古老建築和偌大的禾埕前庭,真的是壯觀到令人傻眼了!寧靜古樸的氣氛,保存完整的屋舍,讓我還以為是走到特地架建的拍片現場或是民俗藝術村了~~而此時陰暗悶熱的天空竟然下起雨來了,難道老天也為我們不辭辛苦,展現過人的耐力和腿力,終於找到「劉氏雙堂屋」而感動到落淚嗎?:P

↑「劉氏雙堂屋」為一「二堂五橫屋(原為六橫屋,但右方三排橫屋中最旁邊的已改建,破壞原有的格局)」兼具三合院及四合院的傳統建築,所謂雙堂即表示有前後二進,規模之大全台應該也不多見,除可表現劉家當年鄉紳及豪門身份外,也可見其家族人丁之龐大。「劉氏雙堂屋」為國家三級古蹟,目前前後廳堂有開放參觀,而左右橫屋則有居民居住,參觀時請記得不要過於喧嘩影響起居。

↑這是門廳,也就是前堂,屋脊燕尾上裝飾有花草泥塑,牆面上也有彩色瓷磚,展現其體面且華麗花俏的建築風格,門廳上面的匾額寫的是「鐵漢家聲」。

↑大門門廳和左右橫屋圍成的ㄇ字型,即是熟知的三合院,而走進門廳後,門廳、正廳和左右橫屋將中間天井圍成口字型,即為四合院,這也就是為何「劉氏雙堂屋」會兼具三合院及四合院格局了。

↑這就是正廳,也就是後堂,為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匾額上寫的是「藜照堂」,據我查到的資料,「藜照」二字的典故來自劉向「祿閣校書,藜焰照十行」,為勉勵後代子孫多讀書並守法公正之義。

↑門廳二側的橫向通道可通往左右橫屋,為家人分戶分家居住之處,故稱為「子孫巷」。「子孫巷」上面裝飾有書卷形的彩繪,前有一道及腰的腰門,可用以防止家禽家畜誤闖正廳。而如前所提過,左右橫屋目前為劉家人居住的地方,並不開放參觀,結果當天有位住戶看到我們走進去後,不知是故意打開腰門還是真的忘了關門,總之因為她的好心(還是粗心?呵~~)讓我們得以走進去瞧瞧!^^

↑雖然只能走到二橫屋間的狹長天井和走道交接處的小儲物間,不過我們也覺得心滿意足了!

↑在雙堂屋裡,可從一些小地方足見大戶人家建造房屋時的講究,例如圓頭馬背、泥塑竹節窗櫺、正廳墀頭的彩色瓷磚、象徵出入平安的門旁花瓶泥塑...等等,充滿風雅和書香氣息。

↑從橫屋的外圍就可以知道雙堂屋的規模和格局有多麼的壯觀了!光沿著圍牆就要走好一會兒,果然是庭院深深深幾許啊~~

↑在雙堂屋前的空地上,竟有一個小型的升旗台,和眼前古色古香的傳統三合院相較之下,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奇特感說~~^^
在一條中正路上來回奔波三個多小時,現在回想起來自己都覺得有點可笑,不過想好好欣賞這小鎮上櫛比鱗次錯落有致的老厝宗祠古蹟之美,也只能靠放慢腳步悠閒地漫步其中才能仔細品味感受悠遠不滅的古風韻致了!雖然一趟新埔之行讓我們累到翻,不過老街上還是有很多角落我們沒時間探訪,也許下回有機會再來時,要記得準備滑板車,應該會省時省力吧!^^
【豬痢安補述】
- 潘氏古厝:新埔鎮和平街170號。新竹客運新埔站(全家便利商店)前面即為和平街,往前步行約15分鐘可以抵達。
- 劉氏家廟:新埔鎮和平街230號。新竹客運新埔站(全家便利商店)前面即為和平街,往前步行約20分鐘可以抵達。
- 劉氏雙堂屋:新埔鎮義民路二段480巷。從往竹北交流道這端的中正路右轉往竹14縣道,可看到往義民廟指標方向前行。過枋寮國小不久後,請注意右手邊指示牌,有一條小路開進去即為劉氏雙堂屋。
- 參考資料:國立交通大學國際客家研究中心,相關網址 http://hakkacenter.nctu.edu.tw/c_index.htm。
很有味道的一篇老街之旅 雖然充滿艱辛汗水和%$@*&聲(歌聲啦)
最後升旗台這件事 不知是後來政治上的需要還是其他的事件
不過我爸從小就和我說過
家鄉曬穀場前也立了旗桿
看誰家廣場上立的旗桿多就知哪家中的秀才舉人進士多
後來能上省城的高中或大學等 就可豎旗桿子
嚇@@…那隻是九官鳥吧?
挖哈哈哈哈…
原來新埔的裡面有這麼多可以看的東西
下一次經過我可不要只是包了柿餅、板條和油豆腐就上車了^^”
看了妳的照片
我才想到我去過耶
—
不過我沒有迷路
倒數第四張照片的感覺跟墾丁青年活動中心的感覺有點像哩。那隻鳥叫「九官鳥」不是鸚鵡喔。以前我老家也有養一隻,每次都學賣菜小販的叫賣聲。不過你說那隻鳥講了一串話,牠是講國語還是?
那明明就是九官吧
「這不是鸚鵡!這不是鸚鵡!」@@
那燕尾會不會太翹了點
真的是尾巴翹得老高哩(咦,有弦外音?O_O)
豬小安這篇介紹得好詳盡哦
連客家傳統一些特有名稱都寫出來了
真是有夠用功的說~
哪像我家那種「懶人遊記」,寫著寫著變成內心吶喊害人錯亂了:p
julian
佩服你們喔!
盒子到這些地方都是開車車,
不然走路肯定腿軟的,
尤其還大熱天呢!
劉家雙堂屋最經典的就是有99間房,
算是很大的宅院喔^^
鼓掌鼓掌…….
真是一趟文化巡禮。
居然從來不知道..原來捷運新埔站有這麼棒啊…
噗….不是啦..
是在新竹打滾四五年居然不知道新埔有這麼深沈的一面….
一直都是來吃吃板條就覺得自己很識途…
那九官(鸚鵡)會不會是主人設好的鬧鐘呀
好爆笑喔
劉氏雙堂還有人居住,能住在這麼美麗的古宅很愜意吧!
圓頭馬背、泥塑竹節窗櫺、正廳墀頭
你很用功喔~XD
聽說
窗櫺的竹節
只能單數..
單數~~陽數(吉)
^^
To 俠女姐姐:
真的嗎? 原來立旗桿是有”昭告天下”的(臭屁)意味喔~~呵呵! XD
我覺得很有意思呢, 既含蓄又帶點驕傲, 呵~~
To 妮可:
啊…對對, 是九官鳥啦, 馬上修正!
我的媽啊, 我怎麼寫成鸚鵡? 救命啊~~ 真是監介了! (⊙_⊙;)
哎…難不成我真的老了? 明明腦子裡還在想是九官鳥還是巴哥, 結果打出來的字竟是鸚鵡? 看來真的是睡眠不足腦袋不清楚了, 就像我剛剛明明是要洗臉, 結果竟把牙膏往臉上塗? T___T
To 小薯:
下次如果我再去新埔….我也想要包了柿餅、板條和油豆腐就跑~~ XD
To Stillone:
好啦好啦…
我承認我真的是一個被鬼擋牆的路痴…@___@
To Lorena:
呵呵, 改過來了, 牠的確是九官鳥不是鸚鵡! 真是監介啊~~ 呵呵!
牠講的是國語, 而且超級標準又流利, 不蓋妳, 我當場佩服到想跪下來拜了~~~ 😛
To 小絲:
對啦對啦, 牠的確是九官鳥不是鸚鵡! 呵呵! 還牠清白驗明正身了!
其實我是故意打錯的, 看有沒有人用心看我的遊記~~~ 噗~~~ XD
看到妳寫尾巴翹得好高的燕尾, 我就想笑! 對啊, 都翹到天花板囉! ^^
To 盒子:
就是用走的, 才會走到快虛脫….
套句我妹說的–又不是失戀, 怎麼這麼迷惘? 呵呵~~
那雙堂屋真的是大到叫人傻眼, 說有99間房我是絕對相信的, 而且我們還到後面, 有發現一個很漂亮很像公園的劉家墓園呢~~~
To 威廉:
哇哩咧, 還板橋新埔站? 我看你是欠扁喔~~ 呵呵!
到新埔吃板條真的就很幸福了, 千萬別想不開別逞強啊~~ 😛
To 潔西:
那九官鳥真的太神了, 牠講的句子又長又多, 而且我拍牠時, 牠竟然會說「沒關係啦~~」
真是活見鬼了~~~ 😛
To 種子:
對對, 書卷窗的竹子若是單數就是陽宅, 偶數則是陰宅, 我妹說的, 呵!
那是我爸(也算我)家鄉的習俗
他老人家可是得意的咧
這首呂方的歌我很喜歡
以前到ktv都要點來……….聽
辛苦了
每次走錯路
我都自我安慰
~這樣我就把一個地方弄熟了
那九官鳥未免太神了吧!
除了講話一大串,還會回沒關係喔!
另外推薦您一款:新埔保肝丸….效果好…
恩不對…那是深浦保肝丸…
不好笑…冷掉了…哈哈~
看遊記還可以學知識耶
「書卷窗的竹子若是單數就是陽宅, 偶數則是陰宅」
今天在這上了一課呢
我在新竹也快滿五年了,還沒去過新埔…:P
還好Julian花了三小時堅持找到這些古厝,
我們才能看到這麼精彩的遊記。
那個金德的水晶蛋,一顆10元,
胖胖今天在msn傳了一篇文章給我→新埔粄條 – 金德記水晶蛋
然後還補上一句:Julian也有去過唷!她沒吃水晶蛋^^
那隻鳥..教的真好阿 XD
那個水晶蛋 我好像有吃過~以前公司有訂過.. ^^
天吶~
妳一定事先有研究過
把那古厝拍得好美喔
To 俠女姐姐:
可以升旗表示家裡有功成名就的喜事, 要是我也會得意地尾巴都翹到天花板了~~ ^^
我也喜歡呂方的這首老情歌~~人說情歌總是老的好, 走遍天涯海角忘不了, 我說情人卻是老的好, 曾經滄海桑田分不了….
To Hawke:
我也是這麼自我安慰: 走這麼一趟下來, 我應該可以瘦個0.5公斤吧? @____@
To 福熊:
真的很神, 其實牠說的還有很多, 但經過一個月我都快忘光了~~ 🙂
To 威廉:
哈哈, 真的冷到爆肝耶!
因為我根本沒聽過什麼深浦保肝丸! 笑數人了~~ XD
To 卡姐姐:
那個書卷窗的單雙之說是我妹講的, 上次去赤崁樓時她就有說了, 我想應該不是虎爛的, 呵呵! 😛
To Cat:
看到妳說胖胖寫的那段, 真是笑死我了, 胖胖有看我這篇遊記喔?
哇, 好開心也很意外呢!
才十塊錢, 下回可以買個十顆來嚐嚐了! ^^
To 阿巧:
那隻鳥應該可以訓練繞口令, 也許可以出國比賽! ^^
阿巧有吃過水晶蛋喔? 口感如何還記得嗎?
To 小瓢蟲:
說真的, 我們從決定到新埔真的只花15分鐘不到的時間, 所以只上網找了地圖和一些知名的景點就信心滿滿的出門了…
不過很久前有看過盒子和雷諾瓦寫的新埔, 那時就很想來看看呢!! ^^
Julian:
胖胖現在的工作就是到處吃喝玩樂,然後整理成GPS景點,發表在Play 01。(好羨慕胖胖的工作唷!到處玩又可以賺錢。^^)
上次在msn,我跟胖胖說,如果需要一些歷史典故或是人文資料,可以到Julian的家看看,她文筆很好唷!然後我就附上Julian家的連結給胖胖。
誰知他傳來一句:我早就把她加入我的最愛了。^^
看來是我多事了。呵~
To Cat:
哇, 真的好羨慕胖胖呢, 我想這是他的興趣吧? 透過拍照和文字將各地的好風好景和大家分享, 工作可以和興趣結合, 真的太令人羨慕了啦~~~
呵呵, 感謝Cat這麼幫我promote, 說到豐富的歷史典故或是感性的人文資料, 可以推薦盒子和雷諾瓦, 保證可以學到很多喔! ^^
十月去了兩趟新埔..
有吃「金德美食」..也覺得太油~
一路上有看到別間賣板條的也不錯~改天再去吃..
AND..這些點..騎歐兜邁都覺得遠~看到用”走”的 ..嘖嘖~猛..
To 阿巧:
對啊, 所以妳應該可以體會我當時的苦悶啊~~
所以可千萬不要小看就這麼一條中正路, 因為來來回回的走也真是累慘我了… @___@
可是, 如今的我, 卻好想好想出去走走啊, 就算走得再累也值得… 嗚…
了得….了得ㄚ…..
淋漓盡致………一針見血
角度拍的好(真的很職業)….形容貼切
第一則……..我吃過好幾回了…….不過最近…頭家娘好像不在店裡(聽說生病了….祝她早日康復…..好想再切幾盤小菜買些包子吃上幾顆水晶蛋說…嘿嘿!
To 投機客:
呵, 你說”一針見血”, 難不成你也走中正老街走到累個半死? ^^
下次若要再去的話, 記得帶滑板車, 會比較省力! 我已打算好了~~ ^^
嗯, 祝福頭家娘身體勇壯, 這樣我們才能又可以吃到美味的東西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