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相信一見鍾情的!有時候,一場命定的邂逅,霎那間的交會卻在腦海中留下永恆的美好。
聖誕節前一週的星期六,因為晚上要去參加無尾安的聖誕晚會,想到好久沒去角板山了,於是決定去南嵌前下午先繞去角板山買香菇,過年時可以帶回去給老媽吃。去角板山的路我們是再熟悉不過了,因為自從發現這個地方後便來了不下十多次,對於為何蔣公如此鍾愛靈秀美哉的復興鄉是絕對地感同身受。可是這次卻大意失荊州,因為....我們迷路了!當看到“往石門水庫”這五個字出現在眼前時,我們不禁目瞪口呆,我的大腦裡開始迅速回放之前的記憶...沒看過這家店、路口沒有加油站、沒過大溪橋...天啊!這什麼地方啊?><
是的,自認為閉著眼睛都能到得了角板山的我們竟下錯交流道了!哇哩咧...好吧好吧,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不如就將錯就錯來去走走石門山步道好了。結果往石門水庫方向前進時,不經意竟讓我瞥到“三坑老街”這幾個字,我對老街有一種無法言喻的迷戀和神往,於是央求朋友開車繞進去讓我看一看,我保證不會停留太久,絕對不會耽誤吃中餐的時間....(在此不禁想感謝所有曾經陪我出遊過的親友們,明知我睜眼說瞎話地亂給承諾,卻還是願意容忍我的任性,耐著性子陪伴我尋幽探訪東看西逛...呵!肛溫ne,各位!):P
昔有「龍潭第一街」的三坑老街,和大溪老街一樣早期都是因為繁華的大漢溪水運因而發展興起的,卻也因河道日漸淤積和石門水庫的興建而趨於沒落。不同於大溪老街有著繁複富麗裝飾精美的巴洛克式立面牌樓,三坑老街呈現的是傳統式的磚瓦屋舍建築式樣,串連二旁的街屋以及永福宮附近的這條平實質樸的石板路更將百年老街的古風雅韻和歷史內涵完全展現流瀉,而婦女們蹲坐在屋前用洗衣棒子槌打洗滌衣物的畫面更讓我感受到濃厚的懷舊風情,不可置信的成份多過於發思古悠情的感動。除了左鄰右舍碰面時自然的問候笑語外,洗衣棒敲打在石塊上「碰」「碰」的聲響是這幽靜古意的老街裡最奢侈的聲音,我驚訝於眼前的景象,你很難相信從車水馬龍的台3線道轉進來後,像是闖入時空隧道一樣,還有這麼一個純樸的小聚落用他們特有的步調和方式在傳承在延續著,每個生活在這裡的人都有充足的能量等待釋放,知天命地扮演好他們此生的戲碼,而非只是朽朽老去!

↑來訪的隔天,恰好是「三坑鐵馬逍遙遊」活動的首日,我慶幸自己能避開人群的吵雜,才得以感受到三坑老街的幽靜氛圍。龍潭鄉規劃了有五條自行車道,這段應該是「石門三坑線」,沿途會經過一些知名古蹟和秀麗的山光田野,騎上一回,或是閒步賞景,都可以細細品味三坑村的美。

↑在三坑老街的入口處,會看到一條混濁的小溝圳,和幾塊光滑扁平的石板,這裡是當地居民用來洗衣聊天的「黑白洗」,呈現出三坑古早味和生活化的一面。「黑白洗」上刻著「黑白水黑白洗,若能洗盡人間黑白事,必然可化三坑為三康」。為了體驗一下這樣的生活,雖然水很混濁,我還是很有勇氣地“撩落去”撈水洗手。

↑「黑白洗」裡打水的幫浦。

↑為了隔天的「三坑鐵馬逍遙遊」活動,許多戶人家都在準備客家傳統小吃,有些人還熱心地招呼我們,要我們隔天再來一起湊熱鬧呢!這位老婆婆正在煮蘿蔔絲(坦白說,一開始我以為是米粉呢!),陣陣香味飄了出來。

↑三坑老街裡都是這類型的低矮傳統房舍,充滿寧靜古樸的風味。現在的三坑老街早已失去了昔日風華絕代的光采,但一間間黯淡沈寂洗盡鉛華的老古厝,卻沈靜地訴說著那段悠遠而榮盛的往事。

↑有些老厝若還有人居住就得以保存良好,但這裡有一些卻早已人去樓空斑駁頹圮。看這片外露的紅磚土牆上面一點一點白色的可不是蛆喔,它們長得像是米粒(其實是粗糠,就是稻子的殼,謝謝雷諾瓦的指正喔!^^)。

↑和北埔的客家聚落建築原理一樣,客家村的街道和巷弄都顯得曲折狹小,具有軍事防禦的功用,所以從「黑白洗」走進來後,是無法一眼就看盡老街的格局的。

↑三坑老街沒有很長,以正常步伐走的話大約2分鐘內就可以走完,幾乎都是民宅和一間雜貨店,少了商業氣息的老街更顯清幽,老街的盡頭就是三坑居民的信仰中心「永福宮」。

↑這位婦女就在自家門口用洗衣棒槌打置在洗衣石板上的衣物,這樣的畫面我以為只有一些鄉土文學的書裡才會出現。

↑三坑老街的街屋也是有「亭仔腳」,除了可以用來遮風避雨外,更是便於左鄰右舍閒聊極富人情味的一種建築文化。

↑這是「江夏堂」,是黃姓的代表堂號,目前還有人居住。

↑這裡的磚柱下方都有柱礎,有些柱礎上還雕有紋路,極為講究,而一塊塊細長整齊的紅磚塊更是象徵古時候的建築工法。

↑這間店的招牌上用日文片假名由右到左寫著「櫻花啤酒」(sakura beru),應該是間商店或是啤酒屋,可以遙想當年三坑子的榮景繁華。

↑這是永福宮前的戲台子,也是很復古。

↑這是老街裡唯一的一家雜貨店,那天看到幾個小朋友買了一些零嘴出來,讓人不禁懷念起兒時的柑仔店了!

↑老街的盡頭就是「永福宮」了。永福宮主祀三官大帝(天官、地官及水官),又稱「三界公廟」。

↑座落在青翠田野中的這座老宅是「青錢第」(張姓)。相傳是張姓祖先因家鄉鬧飢荒之故,為賑災而私自發行「青錢」,可以四處流通兌換,解決百姓疾苦,皇上為嘉許其義舉,故特賜予封號為「青錢第」。

↑青錢第前的空地上正曬著稻穀和蘿蔔絲。

↑青錢第的外牆上則掛滿欲風曬的大芥菜(即酸菜的前身),十足的客家風情。

↑在青錢第附近不遠處有個「油桐花徑」,想必在夏天時節應該是賞桐花的好去處,而在這條小徑前的田裡開滿了可愛的紫色小花,雖未到桐花綻放的季節,卻還是可以感受到充滿繽紛浪漫的景致。
冬日的午後,我在舊稱「三坑子」的百年老街裡,閱讀著它過往精彩的榮盛年代和如今平靜的古意閒淡,襲了一身自在。
【豬痢安補述】
如何前往三坑老街:由北二高下龍潭交流道,接往石門水庫方向的113縣道,再轉台3乙線,在左手邊即可看到「三坑老街」的指標。
土屋那張,你說像米粒的那是粗糠,就是稻子的殼,
不是糯米,以前城牆是會用糯米,可是那是要磨成漿
才能拿來作建材。不好意思,到你家吐槽喔。
我好高興看到那家雜貨店還開著,上個月去看到它
關門,我還以為它結束營業,真的好高興這樣的店
繼續開著,哈哈。
嗯 就是想念這樣的美
我最喜歡的一句
襲了一身自在
比笑傲江湖還闊還深…..
To 雷諾瓦:
沒有吐槽啦, 我很感謝你為我解答呢! 我已修正過來了! ^^
我這篇遊記也是上個月去的, 聽你這麼一說, 我也不禁耽心起那間雜貨店現在是否還開著呢!?
To 孔雀魚:
哇, 連笑傲江湖都出來了, 哈哈~~:)
我要是有令狐沖的1%灑脫自在就不得了了! ^^
這個三坑老街真的很古樸, 值得去走走喔!
一場命定的邂逅,霎那間的交會卻在腦海中留下永恆的美好。
還以為妳遇到什麼豔遇咧…原來是和老街的相遇..
豬妳和老街真得蠻有緣的說..刻意也好 迷路也好..
總會不自覺走入時光的隧道和古老的事物邂逅..
蠻喜歡最近這兩篇的前文..淡淡的文字 卻打動人心…
那土屋的糯米牆壁..我們祖厝也有..
沒想過那是什麼成份 總覺得那是原本就
存在的東西..那幫浦 我家街口就有一座
還蠻老舊的..在熱鬧的市中心 略顯怪異..
誤打誤撞碰撞出來的火花才美呢
黑白洗真的可以洗衣服嗎?
不過想不到現在還有人拿洗衣棒在洗衣服,真的彷彿進入時空隧道
這真是古色古香啊!
To 美姬羊:
對啊, 我對老街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雖然我不曾經歷過那些年代, 但每每看到老街感受老街時, 總是會讓我心靈沈靜….
沒想到妳家附近還有幫浦喔? 天啊~~
To 潔西:
那黑白洗真的還有人在洗呢!
我那天去就看到有人在那裡洗衣服洗桶子…
對啊, 我看到那位婦人拿洗衣棒在打衣服, 真的不敢相信呢!
我拍她她發現後還很不好意思, 笑得很開心很自在!
To T&J:
不只古色古香, 其實最大的感受是它散發出來的古樸寧靜…..
不過很好奇
那個蘿蔔絲最後是要煮成什麼美味小吃呢^^
去年初秋也曾路過該處,但無緣停下腳步欣賞該處的美。
沒想到是在豬痢安家看到該處的美好。
真好~真好~
To 馬小薯:
哈, 問的好~~
我也不知要煮成什麼料理耶, 但我想會不會就是要做成蘿蔔絲餅? 😛
To 阿巧:
若不是走錯路來到這裡, 我還真不知有三坑老街呢!
所以有時迷路也是可以發現另一個桃花源呢! ^^
念舊的人
對古老的文化或遺址
才會有著一股莫名其妙的眷戀
所以 豬 一定是一個很念舊的人…
這樣的紅磚建築
那個打水的幫浦
三合院裡那空地上曬著的稻穀和蘿蔔絲
讓我想到外婆家的三合院
不知為何
看完這篇
想到一句話..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
To 寶寶:
妳提到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我突然憶起學生時代曾經和同學打工做問卷, 拿到的區域是在成大附近的社區, 結果發現那裡竟有一片眷村….
眷村裡大多都是老先生老太太, 他們瘦弱的身子依在門口, 空洞無神的眼神望著我們, 望著眼前來來去去的人們, 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晚景淒涼….
我想和三坑村這些樂天知命的人們相比, 這些在眷村裡的老者, 才真正是內心和體力都凋零的一群…. 哎~~~
迷路也可以迷去這麼特別的地方,可見和老街極有緣呢~
我迷路迷到最後都會回到原點(常常迷路一小時又回到起點…Damn)
PS.白白的粗糠,看起來真的很像蛆|o|
To 妮可:
我也常迷路迷到回原點, 因為愈走愈怪, 不如沿原路回去~~~ >< 那些粗糠不騙妳, 看起來真的很像是蛆, 我一開始還遠遠看, 我怕它們會動... 後來才發現是像米粒的東西呢, 呼! 小學時候有次雨下太大, 大到路上都積水了, 我和同學們經過一個公廁, 遠遠看發現地上怎麼有一點一點白白的東西, 走近一看才知是一條條肥肥短短的蛆在蠕動...... 天啊! 真的太噁心了, 我們一邊跳一邊閃, 就怕踩到, 但還是有踩到一些, "拍滋拍滋"的聲音四起.... 還好我有穿雨鞋..... 但現在想到還是會起G母皮... ><
可怕的是我並沒有要沿原路回去,我都是一直朝目的地前進…= =b
蛆應該不會平白無故在地上蠕動,恐怕旁邊有屍體(CSI看太多…@.@)
To 妮可:
哇哩咧, 什麼屍體? 是公廁啦! -_____-||
我也很愛老街,前年去了三峽老街,
那些年華老去無人居住的屋子,
可是讓我駐足觀賞許久。
每次閱讀著豬痢安的文字,總有一股暖意和舒適感
大概是因為你所看所寫的東西會自然而然誘發我內心的想望
太噁心了,原來是剛剛用餐完畢…(再說下去就沒形象了:P)
今天有好聽的歌耶,心情大好^_____^
(趕快改變一下話題,呵!)
To 就是妮可的妮可:
妳現在才發現有音樂喔? 我都換過二首了耶~~ 😛
To 貓老大:
很開心妳也喜歡欣賞老街的美~~ ^^
我每次看到老街時, 總是忍不住駐足觀賞, 恨不得自己唸的是建築系, 因為或許我就能更了解這些古老建物的特色和背景了….
呃…糗了!
那是因為我工作太認真了,
都沒有把耳機戴起來咩>///<
嗯!有很濃的鄉間氣氛呢!
不過這篇沒有julian大啖食物,還真令人不習慣:P
另外關於那鼓勵卡,一個人寫一張就好啦!
一份禮物寫一張卡片,手費累到快斷掉說。
通常喜歡老街的人,都不會太年輕。
我真的非常討厭老街,哈哈。
呵..我都直接看新文..也沒注意到音樂..
妮可 握個手吧..我們都太認真工作了..呵..
你好
我是從樂多blog首頁連過來了的
看到你介紹的三坑老街讓我也很想去走走看
去感受古樸之美
至於蘿蔔絲,我想是用來做菜包的(菜包是客家小吃)
豬姐的旅遊日誌永遠都少不了『美食』啊>”< 或許這樣才是貨真價實的豬姐^^" 哈
To 妮可:
最好是很認真喔~~~ 還上班時間看我的blog咧! 呵~~
To 福熊:
沒辦法, 三坑老街這裡沒有賣小吃的, 所以沒得吃. >< 不過也因此這裡少了觀光客的喧囂而得以保持它寧靜的一面. To Stillone: 哈, 對啊, 人年紀一大就開始懷念童年懷念過往的年代.... 我真的老了~~~
To 美姬羊:
妳要和妮可握手喔? 那妳手可要伸遠一點, 來個南北大會串! ^^
To Zukisan:
經你一提我才知道樂多首頁的焦點日誌有我的blog. 哈!
原來是要用來做菜包的喔? 是和我們一般吃到的素包子一樣的嗎?
To 糖果弟弟:
我是走到那裡吃到那裡, 嘴巴永遠停不下來, 所以減肥這回事….哎….><
不會啦,一點都不遠!(手伸粉長~~~)
突然想到驚奇四超人的橡皮人,呵^^
嗯恩,我實在很喜歡你的照片,與記錄生活的方式。
這也是我想做的耶~~~^o^
To 妮可:
哈, 我則想到”超人特攻隊”裡的媽媽”彈力女超人”呢~~ ^^
To 威廉:
你的寫作方式才是一絕呢!
詼諧中還帶感性, 搞笑中還具內涵….這才是我想學習的地方呢~~ ^^
不知怎的,讓我想起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哈!
因為迷路而意外撈到的收穫,這樣的隨性,真的很棒哩。不過前提是,真的要同行的人都一致支持,就可以轉換懊惱的心情,變成另一種驚喜!
小魚在佩服啥?佩服Julian總是能夠把所見所聞,如此詳細而且精彩地補捉下來給大家分享。我的魚腦袋常常秀斗,記不了那麼多咚咚,於是,就只能寫些很不按常理出牌、或者是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內容。哈哈!
To 我才要佩服的小魚:
拜託, 小魚的文字可以感性的, 可以有趣的, 可以寫景的, 可以訴情的…看小魚的文字總是讓人覺得忙碌的生活中, 還是可以找到讓自己快樂發洩的方法喔! ^^
對啊, 要同行的人都能包容自己不按牌理出牌的旅遊方式才得以發現許多樂趣, 所以我很感謝我的朋友們呢! (今年也要多多指教喔~~ ^^)
to 豬痢安
菜包跟素包子不太一樣,雖然叫菜包,不過他是葷的
菜包的外皮是用糯米跟米做的,有點像蔴薯的外皮,不過更軟
內餡是炒香的乾蘿蔔絲與絞肉,吃起來很香
To Zukisan:
哇, 你應該是很了解客家文化或是客家人吧! 看你描述的菜包感覺好好吃喔…
我今早沒吃早餐, 現在肚子都咕咕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