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住的中正紀念堂抹不去的台灣近代史

灰濛濛的台北,雲不散,光黯淡;灰茫茫的思緒,心不定,路岐嶇。

上星期六下午照例去了一趟行天宮,祈求諸事順利稱心,回程行經中正紀念堂,想想時間還早,決定下去走走,即使我一直覺得在藍天白雲輝映下的中正紀念堂才能展現其原有的莊嚴宏偉之魄和富麗堂皇之勢,但以台北一連幾天要不鎮日陰暗要不下不停歇的雨勢看來,要等到有機會撥雲見日的那天,或許「中正紀念堂」這幾個字早已一聲不響地成了歷史名詞了!

對我們這些南部的小孩子來說,不管是國中國小甚或是高中的畢業旅行,參觀中正紀念堂瞻仰蔣公銅像是必要的行程安排之一,而因為下午5:00會有衛兵交接及降旗儀式,所以遊覽車都會在特地的時間準時抵達,等參觀完一系列的節目後便直接載去下榻的飯店(通常都在西門町附近)準備用餐及逛街...這些畫面都還是鮮明地清晰地在我的腦海裡躍動著,彷彿時間根本不曾在眼前消逝過一般,只是平日不常憶起而已,但一旦打開了封存已久的記憶盒子,一樣的傍晚時分,一樣的夜燈亮起,一樣的歡樂笑語...這些單純快樂的青春記事,都一湧而出,都一如往常,都一樣美好,只是以前一張張稚氣天真的臉龐,如今多了些滄桑風霜。

就像眼前的中正紀念堂一般,曾經有過的意氣風發,如今卻成了政治操弄下的無辜羔羊,被迫烙下了無以名計的沈重歷史刻痕!對於現今多數生活在這土地的人們而言,真的沒有力氣再去批判執政黨的無能,也真的沒有力量再去爭取所謂的真相,因為不會有人會去在乎人民要的是什麼,因為我們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老百姓!所以,可以有人漠視經濟的衰退、民生的潦倒和百業的蕭條,把人民的血汗錢大把大把地拿去用在所謂的“去中正化”,更名叫做“民主”,叫做“台灣”...只為了為反對而反對的“去中正化”!我真的不明白,為何一座好好的建築物,它不是危樓,它沒有損壞,卻要硬生生地將它連根拔起圯為平地?然後自圓其說地說是為了更親近民眾更加民主化?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背景和包袱,蔣公在中國近代史上重大的影響不容後人忽視,功與過各有所見,但他對於安定當時台灣政局並堅立反共的立場等,這些都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貢獻和時代意義,如果只是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同就忘功興過,全然抹煞,是否太過偏頗太過狹隘呢?

不只蔣公,連國父都逃不了黑手的摧殘,台南市老牌的「中山公園」在政黨轉移後迅速更名為「台南公園」,但對於至少到六年級的這一代台南人來說,往往我們脫口而出的,還是:「就約在中山公園」吧!因為,即使有人強迫我們將腦海中的記憶卡清除,但我們經歷過的歲月不容忽視,我們成長的軌跡不容抹滅,我們熟悉的地方不容摧毀,「中山公園」的壯麗高聳椰子樹依然在我們的故鄉,屹立不搖,守護台南人的美好回憶!

↑何時,藍天白雲才會再度出現在台北上空?

↑圍牆上佈滿形狀和樣式完全不同的中國式燈籠窗,而牆內的迴廊則華麗中不失雅致,不明白為何要把完好無缺的建物就此打掉?沒有了形而外這道圍牆的阻礙,形而內的人民的心就會團結一致嗎?

↑到訪的當天,「大中至正」正牌樓下大排長龍,很好奇大家到底在排什麼呢?

↑原來是為慶祝國家戲劇院及音樂廳兩廳院開幕20週年,當天明華園推出大戲──「蓬萊大仙」,在中庭擺了露天戲台和椅子讓觀眾入座,不過上星期六台北的溫度很低,不時冷風呼嘯而過,天空中偶爾還會飄著細雨,可能天候不佳,觀眾似乎不如預期地多。

↑八角頂的中正紀念堂為仿大陸天壇的建築樣式,雄偉大器,典雅莊穆,是台北市著名的地標之一。樓梯中間白色水泥的部份,刻有中國國民黨黨徽,可想而知,這個也是會被破壞的目標的其中一項。

↑通往紀念堂大廳的樓梯共八十九階, 象徵紀念蔣公享年八十九歲,每個小細節都別具意義,但以後這些“有意義的地方”當然也將不容許繼續存在。

↑「中正紀念堂」五個字,以後將改名為...算了,不想再提!

↑入得大廳後,即可看見端坐正堂的蔣公銅像,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以及二名氣宇軒昂的憲兵,白色的大理石牆面上寫著「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沒有華麗綴飾,簡約隆重,整體呈現出十分莊嚴肅穆的氣氛。

↑這尊蔣公銅像的命運,是否也會淪落到慈湖的「蔣公塑像公園」?或許不被破壞,而能保存到塑像公園就算是值得慶幸了!哎...

↑憲兵靜靜地守衛在蔣公兩側。

↑嗯...不是我偏心,實在是這位憲兵長得真的很帥喔!和我小時候第一次到中正紀念堂時看到憲兵的印象如出一轍!所以我一直覺得憲兵都長得又高又帥又英挺...寫到這裡,心情頓時變好許多!^_____^

↑大廳正上方的天花板上有青天白日之國徽,透由燈光投射下來,有一種聖潔寧靜的感覺。

↑站在中正紀念堂上,可以看到左右各有一個側門,一為「大忠門」,一為「大孝門」,這些日後也都會消失不見。

↑就在4:50分左右,突然湧進一群日本旅遊團客人,原來是導遊帶他們來看憲兵交接儀式。正當大家興奮地拿起相機左拍拍右拍拍之際,突然我發現了左右二名憲兵的“異狀”,因為他們開始緩緩地轉手抬腳打信號(應該是在暖身伸展筋骨吧?呵!^^),手上的刺刀也悄悄地移到左手...這些動作都是以非常緩慢細微地方式進行著,但憲兵們的表情都完全沒有任何改變。

↑接著外面起了一陣騷動,原來是有三名憲兵正以整齊劃一的動作前來,每個憲兵都展現雄糾糾氣昂昂的氣勢。

↑等三名憲兵入廳後,接著左右二名憲兵開始步下階台,像機器人般地走到蔣公銅像前,此時大家都屏氣凝神,現場沒有人出聲,只有憲兵精神抖擻的踏步聲響遍整座廳堂。

↑當正中間那名憲兵高喊“敬禮”時,不知為何,我被那樣的精神和氣氛感動地紅了眼眶...

↑現場莊嚴隆重的氣氛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大家不分國籍,不發一語,井然有序靜靜地跟著憲兵後頭。

↑憲兵們的步伐和動作整齊劃一,但並非保持一定的速度,以音樂的節拍來比喻,例如下樓梯時的速度是中快板,站定後往前踏步走是快板,然後在逐漸接近升旗台前又換成慢板,一步一步穩健前行,他們所呈現出來的堅定動作和堅毅神情,都深深牽動著振奮地在場每一位民眾的心。

↑再次驗證,咱們的憲兵都長得又高又帥又英挺...寫到這裡,心情頓時又變好許多!^_____^

↑在凜冽的寒風中在熟悉的國旗歌聲中,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緩緩降下。

↑便衣憲兵會先將國旗拆下交由二名背對背的憲兵,然後熟練將國旗收好折好捲好綁好,當先綁好的一方會將旗桿向後頂一下以示暗號,另一名也完成後便轉身回頭,並把綁好的旗桿交由另一位憲兵,接著同時歸位,五名憲兵一聲令下便回隊休息,交接儀式正式告一段落。

唸書時有一年聖誕夜和一群同學報完佳音後夜遊「中正紀念堂」,情緒正high的我們在寒冷的冬夜裡在中庭頭靠著頭躺成一個圈圈,望著遙遠星子訴說女生心事;和家人及好朋友們在元宵節到「中正紀念堂」看熱鬧繽紛的花燈,然後再人擠人地跑去排隊吃美味的傻瓜乾麵;和一大群志同道合卻完全不認識的朋友們,去年秋天在淒風苦雨中集結「中正紀念堂」為某種理念起而抗爭....因為這些回憶的堆積,即使我們已無力改變些什麼,但中正紀念堂對我來說,永遠都是「中正紀念堂」!我還是會對朋友們說:「就約在中正紀念堂」吧!

【豬痢安補述】
經網友Terence指正後,得知中正紀念堂的這些帥氣的阿兵哥不是愛吃巧克力的”憲兵”,而是”海軍儀隊”~~呵呵,謝謝Terence!都一樣帥啦!^^

分類: 台灣北部。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在〈留不住的中正紀念堂抹不去的台灣近代史〉中有 36 則留言

  1. 球球表示:

    球沒有看新聞的習慣
    所以只能從文中猜出…
    中正紀念堂將面臨無可避免的命運
    球跟Julian有同感
    球覺得中正紀念堂非關政治而是歷史
    by the way…
    球很喜歡上一篇文
    妳的比喻跟形容真是棒^^

  2. 艾小絲表示:

    三月初我去看花燈時
    也是覺得很心酸
    雖然我不是….(秘)
    但同樣不能接受中正紀念堂外牆還有大中至正門要被拆除的決定……
    祈禱吧…
    我不想要一個沒有歷史的人生…

  3. 馬小薯表示:

    就把它當作一種獨裁的証據也可以呀
    用來彰顯台灣現在的民主不是更好
    這些小動作只讓人覺得是不是對自己沒信心

  4. 潔西表示:

    那些小鼻子小眼睛的政治人物,何時會放開胸襟呀…..
    從小生長在台北,但還沒看過中正紀念堂的憲兵交接呢
    對啦,第一位憲兵的眼睫毛真長呢:P

  5. 盒子表示:

    Julian
    這些儀隊都是經過挑選的拉!
    比起以前的憲兵,
    現在憲兵比較矮說還近視咧…
    我也希望這裡別拆別改,
    真是沒水準的臭扁…
    想到就氣@@

  6. 卡姐表示:

    就商業上的利益來說,不管是大陸還是日本的觀光客,他們的行程裡一定會有中正紀念堂
    就歷史上的意義來說,不管當時的背景如何,以後自有各方學者評斷,在世界各國都極力保護維護古蹟之下,只有我們在破壞古蹟,只有我們不承認過去曾有過的歷史….
    卡姐到台北都是路過中正紀念堂,從來沒有認真仔細地去看它,實在應該要趕在它被破壞殆盡之前去緬懷一下

  7. 藍瞳表示:

    先看看..對岸,如何敬重我們的國父。
    再看看..即將倒下的歷史黌牆
    我們..我們的下一代,將以何為歸?

  8. 豬痢安表示:

    To 球球:
    真的很難就這樣接受政府的一些作為, 不在乎人民感受, 一意孤行, 一個中正機場正名的事情花了多少人力和金錢, 何不把那些錢拿來整修第一航站, 讓中正機場朝向國際機場邁進?
    To 小絲:
    我了解妳的”身份”, 不用”祕”啦~~ :p
    再這樣破壞殆盡下去, 台灣的下下一代將對我們的上上一代或是上一代, 記憶完全消磁!!
    To 小薯:
    完全贊成妳的說法, 有力氣把時間和金錢花在這些破壞的事情上, 何不多做些對國家建設有幫助的事?
    這群人就是對自己完全沒有信心, 真的就是所謂的”沒事找事做, 有正事不做, 要做就亂做”, 以為只要找些事來做, 就可以轉移人民對這政權失去信心的專注力!

  9. 豬痢安表示:

    To 潔西:
    潔西一定要找時間去看看, 真的, 以後就沒機會…看到這麼帥的憲兵了! 😛
    潔西眼力不錯喔! 呵!
    To 盒子:
    對啊, 現在好像可以被選中當憲兵的條件沒以前嚴格了, 所以有近視的有較中等身材的, 例如我的偶像黃舒駿聽說就是憲兵呢! 不過他有才華! ^^
    想到那個欠扁的人, 一把無名火就上來!!

  10. 豬痢安表示:

    To 卡姐姐:
    如妳所說, 正當世界各國都拼命維護古蹟之下,只有我們在破壞古蹟,只有我們不承認過去曾有過的歷史….
    妳說這些人的行徑和當年大陸文化大革命紅衛兵的行為有什麼不同? 恨!
    To 藍瞳:
    有沒有發現, 台灣的一切都正在倒退走?

  11. 福熊表示:

    最近看到一句話,很有感覺。
    “現在的政府粗暴地除去象徵過往獨裁的痕跡,不也是一種新的獨裁嗎?”
    是啊!沒有透過理性的討論,沒有經由和平的方式去改變,
    即使理由正確,也會造成另一種傷害。
    希望2008年之後,這種粗暴的獨裁政權會被輪替掉。

  12. cherry表示:

    説到對於憲兵的回憶~對!就是雄糾糾氣昂昂
    多年以後,我才發現並不是每個憲兵都是ㄋㄟ
    因為…我家老爺當年居然也是憲兵^^
    sorry~離題了 😛

  13. 孔雀魚表示:

    其實當年,”中正”的確也曾被嚴加撻伐,只因為,每個時代都會有人不服威權!
    對於中正紀念堂要被”處理”的下場,我個人到覺得,不論任何政黨,都會是遲早的事! 當年的執政黨,也曾做過很多在當時被輿論與群眾唾棄的事…我們現在剛好面臨,所以不免被捲到漩渦當中!
    我想也沒有人敢保證,到了2008被輪替後,不會有類似這種鳥事再發生,對吧?!
    只是,對於現在的台灣來說,正名或處理中正紀念堂,這是最重要的事嗎?!這點,比較是我想追根究底的…..

  14. Joyce表示:

    這個時代啊~ “迎新送舊”還真貫徹得很徹底…
    牆若拆了,就失了味;歷史也正一點一滴被背棄…

  15. Hawke表示:

    現在搞那些
    時機不對
    易引起民怨

  16. 豬痢安表示:

    To 福熊:
    你寫的那一段話真的說到我心坎裡了, 我完全贊成!
    To Cherry:
    哎呀, 誰沒有青春, 誰沒有年輕過呢? 是吧? 呵~~
    別吐自己阿娜答槽了! ^^
    (其實我懷疑妳是來現寶的! ^^)
    To 孔雀魚:
    沒錯, 正名這件事對目前的台灣來說, 真的不是high priority!!
    他們應該多想想, 什麼才是對改善國家未來和民生問題最有益的事, 而不是只顧著大動作做些恩怨情仇的事….

  17. 豬痢安表示:

    To Joyce:
    所以我說, 這種行徑和文化大革命推倒古蹟掃蕩舊時代文物…的作為有什麼兩樣呢?
    哎, 真的很無力….
    To Hawke:
    時機不對, 理由也不公, 只以自我為中心, 那些說詞和做法真的很難叫人認同!

  18. 阿巧表示:

    最近都是到國父紀念館拍衛兵.. :p
    XD 好久沒去中正大廟了..

  19. home720628表示:

    對於我們這種最最基層的藍領階級而言,一早醒來除了開心自己及家人仍平安健康,所面對的是租金,房租水電必要支出,甚而子女教育費或負債,正名,真能為我們或台灣經濟帶來幫助或進步?也許有人認為我們太短視,但這卻是執政黨漠視而多數小老百姓的心聲~湘留~

  20. Terence表示:

    呃,插句題外話,
    那是儀隊,不是憲兵啦…
    老憲兵留~~

  21. cherry表示:

    給上面的老憲兵~
    ㄟ…您說的是!!
    我也被我家那個曾經是憲兵的ㄤ,給教訓了一番
    原來..有分哦?!
    ps:Julain,我~就是愛現寶ㄚ! 😛

  22. 安媽咪表示:

    我有回
    也是帶孩子看國父紀念館
    儀隊的交接
    真是帥

  23. Su表示:

    如果不是中山與中正
    我們會不會遭遇文革與勞改呢
    大陸人說
    不到台灣 不知道文革還在搞
    大陸已朝向大躍進
    台灣要到啥時才會覺醒
    唉 路遙遙

  24. 威廉表示:

    很感動的一篇….拍的也很好
    名字可以強改,人們心中的認同感與感情,卻是抹不掉的
    唉….人民的血汗錢啊…去作這些無聊的事情..

  25. linagnew表示:

    不論政黨如何交替.. 這些勞民傷財的事…
    倒霉都是納稅人!!!
    中正紀念堂是台灣在國際觀光有名的少許景點之一…
    中正機場改名我們在澳洲都無法接受…
    如果連這個也改,
    我將不知道如何向國際友人解說台灣的民主!!
    他們已經向我表示惋惜, 自由民主變成像獨裁??
    …. 唉…

  26. 豬痢安表示:

    To 阿巧:
    妳提醒了我, 改天也要來去國父紀念館, 免得…. *____*
    To 湘:
    身有同感, 這不是短視, 這是關係咱們的民生大事!
    但是,居上位的這些人是否看得到愈來愈明顯的貧富差距?
    我想,他們都是裝作沒看到聽不到!
    To Terence:
    呵,謝謝指正,其實我在整理照片時也有小小發現這些帥哥是海軍儀隊啦!:P

  27. 豬痢安表示:

    To Cherry:
    呵,猛一看還以為妳認識樓上那位”老憲兵”呢~~:P
    哇咧,又來現一次!:P
    To 安媽咪:
    對啊,真的有夠帥,而且愈看愈熱血沸騰熱淚盈眶呢!
    To Su:
    妳說的是,當年對岸的文化大革命,多年後的這一代大陸年輕人早已承認那是一場錯誤的文化浩劫,也因此造成一個時代的文化嚴重斷層...
    而今,在台灣的我們,卻也正一步步地,”學習”毀損歷史!

  28. 豬痢安表示:

    To 威廉:
    看看光為了改掉”中正國際機場”這幾個字,就花掉了數千萬,所有相關事務全部翻新,但,這些事到底有什麼實質上的用意?就只為了拔掉”眼中釘”?
    To Linagnew:
    妳知道嗎?當天去中正紀念堂時碰到不少外國人,他們一邊欣賞衛兵的交接儀式,一邊頻頻向身邊台灣的友人詢問:為什麼要拆掉這麼美麗的建築物?以後就看不到這些東西了嗎?這裡以後會變成什麼?....
    我只聽到台灣的友人無奈的回答:誰知道?問問我們偉大的總統吧!!!

  29. lina33表示:

    真討厭啦—眼淚快流下來了
    我也不捨中正紀念堂
    我的青春故事全寫在裡面了
    我真的願蔣公顯顯靈ㄚ—-
    救救自己救救歷史

  30. 豬痢安表示:

    To Lina:
    我想, 若蔣公知道曾經他付盡一生精力和生命努力維護和建設的這個國家和子民, 如今卻無所不用其極否定那段歷史, 他應該會覺得很難過很失望吧…..T_____T

  31. Lina33表示:

    我又來流眼淚—這次為自己–
    我的秀抖記憶想起
    我在89年中正紀念堂元宵節的九龍燈會
    那次的九條龍獲得金氏世界紀錄(燈泡數量)
    而娘娘我就是那九條龍的親娘之一
    當時由陳老師設計由我和一群美術老師及很多的工作人員共同手工完成
    當時龍頭的製作大多是我做的–還有很多細部—都是由我鑽進龍身完成的
    改天我來PO一篇回憶錄—-(有紀錄照片)
    大愛各家電台街有來採訪—我有入鏡但無法採訪我
    (因為我在比麥克風高半個人的龍身上忙著生產)
    哇—太感傷了—-寫不了了

  32. 豬痢安表示:

    To Lina:
    天啊, Lina太厲害了吧! 妳不僅會做娃娃, 連燈籠都會? 九龍燈耶!! 這是大作品耶!
    快快, 快po出來, 我好想看, 也可以回味每年燈節的精彩盛會, 這是許多台北人共同美好的回憶呢…

  33. Chun表示:

    小時候常去的中山公園,幾年前也變成嘉義公園了。
    後來看了許多前輩畫家的畫才知道,其實原本的名字就是嘉義公園。

  34. Chun表示:

    後來我又去查了資料,修正一下我的說法,以求正確。
    建於日據時代明治43年,原名「嘉義公園」,政府遷台後改名「中山公園」,1997年又恢復原名。
    而台南的中山公園為日治時期依現代公園觀念所規劃的綠地,於日大正元年(1912年)由台南廳向仕紳募款興建,日大正六年(1917年)完工。原名為台南公園,最早叫燕潭。

  35. 老儀隊表示:

    沒錯那是儀隊,跟憲兵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憲兵還不夠格。三軍儀隊,是三軍的表率,國家的門面。

  36. 豬痢安表示:

    To Chun:
    嘉義中山公園我小時候也去過幾次, 謝謝你勾起我的兒時回憶~~
    對了, 謝謝你的資料, 很詳盡呢! ^^
    其實我也知道這些公園原就用所在的城市命名, 政府遷台後才改名為”中山”或”中正”, 然後又因政治因素改回原來的名字.
    只是我想表達的意思是, 正名這件事, 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有比拼經濟端正風穩定民心…來得急迫嗎? 哎….
    To 老儀隊:
    對啊, 這些軍人的表現真的很帥氣, 真會令人又感動又肅然起敬. 怎麼看都覺得~~好帥啊~~ ^^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