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桃園忠烈祠及爬上虎頭山峰但沒有虎頭蜂的虎頭山公園

09-petit.gif2005.09.24,風和日麗。

自從知道桃園有個台灣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日本神社後,這個想法在我心裡翻滾了好久,因為我聽到它一直在對我說:「快點來吧,不要再翻滾了!來就對了!」而想出走的心情只要一動念就開始無法扼止,同時會像滾雪球效應一樣愈來愈大,愈想心愈癢,簡直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但不吃會更癢!所謂人要順著天賦走,就像階梯學院的廣告詞一樣,否則壓制過久,我們就會失去原始的本我,就會沒了生氣,就會茶不思飯照吃...朋友們看我神情愈來愈憔悴但體形卻愈來愈雄偉,這樣下去實在不是辦法,所以上星期六看到一早就青天高高白雲飄飄太陽當空在微笑,簡直是個絕佳出遊的大好日子,二話不說,我們就開心上路去桃園囉!

桃園神社也就是現在的桃園忠烈祠,它是位在桃園市虎頭山的山腳下,看到桃園巨蛋後,往成功路三段的方向走,過榮總後不久就到了。說到這個神社的興建呢,我來簡單提一下好了,若有興趣的人可能要翻一下史料才會比較詳細囉!因日據時代昭和十二年間(1937年),日本在台大力推動「皇民化」,而「一街庄一社」的建造神社運動,企圖以神社文化來取代傳統寺廟的精神中心功能,真正達到教化殖民的目的,因此在全台各地開始興建很多日本神社,桃園神社因此產生。

但當日本戰敗台灣光復後,因反日情節高漲且欲抹滅被殖民多年的陰影史實,各地的神社不是被毀損破壞任其荒廢,要不就是改為忠烈祠,並將原主祭的日本神祇改為祭祀抗日烈士或民族英雄等,桃園神社就是其中之一。不過神社們的命運還真乖舛,雖然因國人的民族意識而被冷落或是改為忠烈祠,但至少在各地政府的盡心修護下,當時全台還是保存下不少的日本神社和日式遺跡。結果民國六十一年時因日本承認中共,於是中日斷交,強烈仇日情緒再度點燃,政府下令徹底清除全台所有相關的日本遺跡以去除日本意識的象徵,所以神社們再一次慘遭拆除和改建的命運。結果桃園神社因保存規模完整,建築造型優美,細部構造精緻,極具歷史文化及藝術價值,最後終被保留下來,並列為第三級古蹟。

呼!講完了,不清楚的人....我也沒辦法了,啊我又不是研究台灣或日本史的人是唄?不過當看到這個桃園神社時,如果你是被人先打昏再把你帶到這地方叫醒時,你真的會以為自己是置身在日本境內的寺廟裡了!因為一走上入口處洗石子素簡的石階後抬頭一望,神社最具代表的鳥居就會出現了,接著石燈籠、參道、手水舍等日式寺廟建築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就在眼前呈現,純正大和風情此時完全流露其中,而當看到仿唐式莊嚴古雅的拜殿時,簡直豁然開朗,在一陣驚嘆後,人的心境頓時會不自覺地沈澱安寧下來,靜靜地感受四週景物所交融出的濃郁日式氛圍。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1

↑在過榮總不久後,就可以看到路邊的這個「桃園市忠烈祠」石碑,這裡就是入口了,爬上石碑旁寬廣的二段式急石段(石階),神社就在上頭了。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2

↑爬完石階一入目的就是日本神社最具象徵性的「鳥居」了。鳥居是劃分俗界(人)和聖域(神)的象徵,是參拜的起點。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3

↑大家有沒有發現?正常的鳥居是二根橫柱,但這裡的鳥居只有一根耶?那是因改建時為去除原有日本神社的意象,所以拆掉一根,改成像雙十式樣的鳥居。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4

↑這是「手水舍」,是供來參拜的人在進神社前先洗淨世俗的不淨事物,才能以崇敬的心入社祭拜神明。來,跟我做一遍~~先用右手拿杓舀水清洗左手,再用左手拿杓舀水洗右手,再用右手拿杓將水呈於掌中,再用掌中水漱口,以上!^^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5

↑從進鳥居以後,直到連接拜殿的就是「參道」了。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6

↑參道二側都有「石燈籠」羅列著。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7

↑這是神社「社務所」,現在是遊客詢問服務處,不過門窗都緊閉著,顯然沒人在裡頭,這裡可能平時也很少人來吧?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8

↑這種山牆朝前的屋頂,屋簷呈圓弧狀的樣式叫做「唐破風」,中間還有美麗的「懸魚」作裝飾。除此之外,掛在屋簷邊那個圓圓的可不是大鈴噹喔!那是一個大蜂巢啊!閃先~~><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9

↑參道旁還有一隻「銅馬」,據說它的腹部原有日本皇室菊花家徽,不過和鳥居被改建的理由一樣,它的mark也被刮掉了。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10

↑繼續拾級而上,上面那個就是「中門」了,門口二側還各有一棵松樹和柏樹喔!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11

↑參道二側各有一隻石獅子,日本人叫它們為「高麗犬」或是「唐獅子」,因為日本佛教是由朝鮮半島傳入的,但當時日本人沒看過獅子,故將寺廟前鎮壓避邪的石座動物稱為高麗犬。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12

↑這是中門,兩側還有用台灣檜木建造的木造迴廊,很有蒼勁雅致之美。而中門的這種前後兩個平面以斜角堆砌而成的屋頂樣式,就叫做「切妻造」式,也就像中國古典屋頂建築的「懸山頂」式。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13

↑穿過中門後,這個就是「拜殿」了,是仿唐式的建築風格,給人一種神聖肅穆又質樸優雅的感覺。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14

↑拜殿門口有歷任桃園縣長送的匾額,看到這個己斑斕的「碧血千秋」,不禁讓我想到黃花岡七十二烈士。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15

↑拜殿二側的叫做「朵殿」。神苑內古木參天,引人入勝,並遍植種類多樣的櫻花樹,春天來這裡時一定很美。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16

↑從拜殿內往外看,不知為何,這樣的光影拼湊下的畫面,我竟想起了末代皇帝這部電影~~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17

↑拜殿為一般信眾參拜之處,並且祭祀時只能從拜殿直視後方的本殿,因為本殿只有主祭者才可以進入。拜殿左右偏房現在則放有台灣拒清抗日的英勇烈士神位。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18

↑拜殿後面就是「本殿」了,二殿間有通廊連接。本殿不大並位於高台之上,是用來安置神位的地方,現在是置放鄭成功、劉永福、丘逢甲等民族英雄的神位。本殿前的八階梯叫做「半步梯」,半梯面的設計是要主祭者須踮腳尖上下,以表謙遜敬畏之心。一樣以檜木建置的本殿十分精緻典雅,線條優美,四週設有迴廊及欄干,位處神社的最內處,環境很是幽靜。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19

↑本殿的屋頂也是「切妻造」式,包覆著青銅瓦,左側屋簷下方那個弧形樑叫做「海老虹」,屋簷中間一樣有懸魚裝飾,都是日式建築佈局的象徵。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20

↑參觀完走下參道後,在神社外圍的右後方,我們看到了幾間日式木造瓦屋,應該是工作人員的宿舍,目前還有人居住喔!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21

↑這是「虎頭山公園」入口前的指示基座。虎頭山公園是一個海拔200多公尺的丘陵地,林相很豐富,鬧中取靜非常清幽,是桃園人假日休閒踏青的好去處。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22

↑從虎頭山公園牌樓進來後,竟然發現一個美麗的綠色隧道!雖然二邊有很多小攤販稍稍破壞美景的整體感覺,但這些小販並不喧吵,所以走在其中還是覺得很舒適很有意境。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23

↑綠色隧道盡頭是一間「宏德宮」,好像是祭祀土地公...sorry,我忘了...><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24

↑過了宏德宮後,就可以看到虎頭山公園的階梯步道了。這段石階平緩但不算短,我們試探性地想說走上去看看,沒想到一走就沒完沒了了,因為虎頭山公園是依丘陵地而建的一座...錐形公園,不是一般的平地公園,所以走上去後...就只得再往上走了!我覺得它應該叫做虎頭山「步道」,不能叫做「公園」啦!><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25

↑走完剛剛的長長階梯後就會看到一座涼亭和幾張木椅供人休憩,而這裡還有幾位婆婆在幫人捥面喔!不過我這張歷經風霜的臉,就算老婆婆的傳統手藝再好,應該都無法撫平吧?所以不囉嗦,繼續往上走!^^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26

↑我發現這公園裡有很多不同材質建造的步道,像這裡就是紅磚式樣的了!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27

↑這段則是小方形磁磚塊打造的,我覺得這對小情侶感覺超登對的,所以給它偷拍下來~~:)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28

↑這段中間是不規則磁磚,二邊則是小碎石的健康步道。我當然是走中間囉~~^^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29

↑虎頭山公園被一條馬路區隔成上下二個園區,路旁有很多攤販,形成一個小型卻很熱鬧的市集。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30

↑園內之步道小徑曲折多變,沿路遍植很多繁密的林木,也規劃了很多主題區,我看到公園指示牌有一個「櫻花步道」,所以春天時櫻花盛開,這裡應該也是賞櫻的名所。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31

↑走到觀景平台了,這裡視野絕佳,亳無阻礙,可以鳥瞰桃園市的街景喔!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32

↑這就是桃園市區了,天啊,一望無際的平原耶!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33

↑這個,應該是台灣欒樹吧?(就當做是好了,呵!^^)秋天開花的台灣欒樹開滿枝頭,淡淡的黃花在藍天白雲襯托中更顯鮮明。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34

↑你們知道這個流線造型的白色建築是什麼嗎?嘿嘿,它是用來讓你坐下來等在一旁上洗手間的朋友出來的好所在啦!呵!^^我們休息片刻後,往上走到「三分山」早起會活動場地後,就沒再往上走決定回頭了!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35

↑從虎頭山公園出來往出口方向途中,突然看到和綠色隧道平行的不遠處高架橋下有一個假日花市,於是我們便繞進來瞧瞧!哇塞!這裡頭真是別有洞天,人聲鼎沸啊!

050924桃園忠烈祠及虎頭山公園36

↑就像建國花市一樣,這裡有很多種類的花,而且超便宜的,在這一大片花花世界中豈有入寶山空手而回的道理?所以我也買了一小束香檳玫瑰,20元。

會來虎頭山公園實在是純屬意外的好運氣,因為從桃園神社下來開在成功路時,我突然瞥見路邊有一個「虎頭山公園」的紅色牌樓,然後又看到那林木高聳的綠色隧道,天啊!這真是一次美麗的邂逅耶!當下便決定下來走走,然後走到盡頭又發現公園的階梯,自然又是往上繼續前進囉!信步穿梭在林蔭步道之中,一路上都是蟲鳴鳥叫聲作陪,秋風徐徐拂來,輕鬆自在,完全不會覺得累,而且滿眼青翠,自然美景盡入眼簾,令人心曠神怡,像是做了場森林SPA般,全身毛細孔都張開呼吸似的舒暢快活!莫怪說這虎頭山公園是桃園人的溫馨後花園了!^^

桃園神社隱身在虎頭山的西側,冷清而幽靜,和這頭熱鬧人來人往的虎頭山公園儼然是截然不同的強烈對比,心情也從空靈清明的狀態下回到人世間的喧囂擾嚷,彷彿錯置時空般,前一刻還在日本感受古跡遺風之美,這一刻倒是又回到了熟悉的台灣,像是長途飛行後時差未能適應般,一時之間還真有些回魂不過來呢!

分類: 台灣北部。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在〈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桃園忠烈祠及爬上虎頭山峰但沒有虎頭蜂的虎頭山公園〉中有 10 則留言

  1. 盒子表示:

    這裡盒子也是沒去過,雖然也是計畫中卻沒拜訪的地點.
    每次看到鳥居變了樣,其實也沒啥好說,準是當初國民政府的傑作,
    弄成雙十國慶的圖案這樣好像就算交了差,
    真是……………
    保留原貌不也挺好,至少神社都存活下來,
    不差個鳥居了吧!
    [請原諒我碎碎唸喔>”<]

  2. 豬痢安表示:

    To 盒子:
    和妳有同感, 常常有些古蹟被搞得四不像, 淪為沒有完整規劃沒有長遠思考下的犧牲品, 讓後世的我們看來不免感慨萬千。
    不過這些遺跡都是我們來不及參與的時代背景下的產物, 在當時的某些舉動現在看來或許衝動, 但也可能迫於無奈吧? ><

  3. 美姬羊表示:

    嗯..其實每個不同的政府在古蹟的保存下
    似乎都免不了調整自我黨派特色..
    中國大陸更是誇張..
    不過桃園忠烈祠能保存如此完整像幸運
    像金瓜石的神社 鳥居只看到遺址
    連個影都快看不到..
    每每看到豬痢安的遊記都不免起立鼓掌..
    介紹很詳細唷 突顯景點的特色..
    下回有機會北上 也想到桃園走一走..

  4. 豬痢安表示:

    To 美姬羊:
    嗯, 這個神社真的保存的很好, 人煙罕至, 更顯遺世獨立的蒼涼感, 我同事從小在桃園長大, 看到我這遊記才知桃園忠烈祠前身是神社呢~~ -______-||

  5. Renoir表示:

    桃園忠烈祠能保留下來真是幸運,在任何時候去
    總是非常寧靜,季節對了還可以看到茶花、櫻花
    盛開。
    我在苗栗通霄虎頭山忠烈祠也看到石柱上的日本
    紀年被刮掉,一些人的”愛國”舉動令人不能苟同
    ,再怎樣消滅有形的痕跡,也無法消除日本人曾
    經治台的歷史阿。

  6. 豬痢安表示:

    To Renoir:
    嗯, 對啊, 我有看過網友在桃園忠烈祠拍的照片, 背景是粉色的櫻花, 真的好美呢!
    我覺得過去政府在維繫古蹟的方式, 是比較欠缺計劃的, 所以很多在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文物, 現在都殘破不堪甚至都不見了…真的很可惜! >< 還好現在有地方文史工作者和相關單位的重視及努力, 期許能為後世保留一些什麼, 還能見證台灣過去的歷史.

  7. 雞腿飯表示:

    這真的是我家附近的那個「忠烈祠」嗎?
    揉了揉雙眼、定睛一看,
    「沒錯呀~」
    妳怎麼能把「忠烈祠」拍的那麼好看?

  8. 豬痢安表示:

    To 雞腿飯:
    哈哈, 你住桃園喔? 這個桃園忠烈祠很有味道啊, 不是我拍得好啦! ^^

  9. 頑子表示:

    好美的地方
    Julian介紹的真好 ^__^
    從台北到那裡需要多久的車程呢
    希望不會太遠囉 ~~

  10. 豬痢安表示:

    To 頑子:
    不會很遠耶, 如果是從木柵走北二高出發, 不塞車的話, 大約40分鐘就可以到囉! ^^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