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樂陶陶

09-petit.gif2005.08.06,天氣晴。

馬莎颱風放了一天假,在家極盡荒唐昏睡之事,而後一夜風聲雨聲音樂聲不絕於耳,聲聲叫人失眠@_@,於是,隔天星期六一早,很難得的颱風剛走便沒風沒雨,當看到陽光露出了臉,於是有為的青年我決定出去走走透透氣!

臨時起意,想到好多年沒去鶯歌了,所以便決定今天來“陶”冶性情一下,來個半日“陶”醉鶯歌之旅吧!

說到這個,不得不提一下“鶯歌”地名的由來了。相信很多人沒聽過,我也是第一回知道,所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咦?這成語用在這裡有點怪怪的,呵呵~~),我就來賣弄一下吧!哈哈~~

它的地名有三種說法,第一個比較傳統,就是其鎮北面山脈斜坡中有一巨石,它的形狀像一隻鸚鵡棲樹故而得名。第二個就帶點鄉野傳奇色彩囉,據說明鄭時期三鷹地區有兩隻怪鳥,各據大漢溪東西兩岸的鳶山和鸚哥山。有一回鸚哥鳥吐出煙霧,讓鄭成功的軍隊無法前進,鄭成功很生氣便親自操炮並攻擊大鳥。大鳥往對面山上墜落下去,但士兵卻找不到它的屍體,後來找到一塊像鸚鵡的大石頭,故為鸚哥石,所以後來就叫鶯歌。

第三個說法是什麼呢?厲害的來了,就是~~燒陶用的是泥土,若天氣好的時候天空中灰塵煙散,所以台語叫做「ㄧㄥ」,若下雨天則會滿地泥濘,叫做「ㄍㄜ」,合起來就叫「ㄧㄥ ㄍㄜ」!哇咧,真有你的!很好記吧!^______^

不過這次來鶯歌,離上次來應該有好多年之久,因為以前來都是搭火車,這次則是開車來,是因為下車地方不同的關係嗎?怎麼這個城市變得我完全不復記憶,好像是第一次來到這裡一樣!我死命地想拼湊過往的回憶,卻怎麼也無法和今天到訪的鶯歌畫上等號,連一點點的片段都找不回了,怪了,我是喪失記憶了嗎?@_@ 面對現在所看到的一切景像,我除了驚嘆,還是驚嘆!老街呢?怪了~~

050806鶯歌1

↑本來期待看到的老街應該是像這樣的,但如今記憶中的老街全不見了,只剩下幾處像這樣的斷垣殘壁

050806鶯歌2

↑仿古式的陶醉鶯歌牌樓

050806鶯歌3

↑這是鶯歌鎮的導覽地圖,這裡果然是鶯歌沒錯,我沒走錯地方....@_@

050806鶯歌4

↑所謂的陶瓷老街由此入。

050806鶯歌5

↑天啊,以前灰濛濛的老街怎會變成這樣?像是來到了國外的風景區了呢!

050806鶯歌6

↑經過規劃完善後變乾淨了的街道,一整排的綠樹列於二旁,整條老街變得很有南國風味,顯得生意盎然了起來!

050806鶯歌7

↑這是今天的中餐,酥炸雞腿簡餐,一隻不酥的雞腿,半顆只加醬油佐味的魯蛋,一些菜,一陀蕃茄炒蛋,一顆魚丸,一杯甜死人不償命的綠茶,120!可以讓不太說東西難吃的我嘆氣,哎,你贏了!

050806鶯歌8

↑鶯歌的特產就是數不清的陶器製品了,這些杯子可以刻上喜歡的字送給喜歡的人喔!

050806鶯歌9

↑哇,堆積如山的陶製品,這果然就是鶯歌的味道了!

050806鶯歌10

↑好多好口愛的陶笛喔~~讓我想到...咦?我的陶笛放到那裡去了?!

050806鶯歌11

↑哇,好多人在排隊喔!他們在幹什麼呢?原來是可以挑自己喜歡的陶製碗盤或是杯子,然後點一份50元的冰,吃完冰或飲料後,就可以把碗盤帶回家喔!這裡好多店家都有這種促銷的噱頭喔!例如吃麵送大碗公,嘿嘿~~

050806鶯歌12

↑三種料50元,還可以拿回一個碗,入境隨俗,當然要來吃冰消暑拿碗囉!^____^ 這種方式讓我想到在北海道銀的鐘二號館喝完下午茶,也可以把杯子帶回作紀念喔!

050806鶯歌13

↑離開老街,走個15分鐘左右就可以到很有後現代建築美的鶯歌陶瓷博物館了!

050806鶯歌14

↑現在展示的是複調多音北美當代陶藝展

050806鶯歌15

↑這是入場券,憑這個還可以免費搭文化巴士來個一日遊喔!

050806鶯歌16

↑這座博物館不只在外觀上經過精心設計,還有很具現代感的一些造景。

050806鶯歌17

↑今天陶博館剛好有舉辦浪漫情人節的爵士演奏,而今天著情人裝者除可免費入場外,還可以抽獎喔!難怪看到一堆穿情人裝的情侶們!

050806鶯歌18

↑現場除了有情人可以一起做銀飾外,還有適合全家一起玩的彩繪陶瓷娃娃風鈴喔!陶博館真是一個結合知性、感性、可親、可近的博物館。

050806鶯歌19

↑很具現代結構美的陶博館內一角

050806鶯歌20

↑不同於一般方正嚴謹的博物館,陶博館其不規則的建築,再加上整個玻璃外牆,既具現代感又有陶的古意,非常的另類。

050806鶯歌21

↑做玻璃做為外牆,讓整個視覺更寛敞更空透,而當外頭陽光灑下時,造成的光影更是迷人。

050806鶯歌22

↑陶博館地下室是餐廳,可以喝個下午茶休息一下。

050806鶯歌23

↑坐在這裡,心情不知不覺會有一種寧靜的感覺。

050806鶯歌24

↑其實館裡頭的展區是禁示攝影的,但這個作品實在太有意思了,又在地下室的餐廰走廊,這應該不是展館吧!所以我忍不住還是給它偷拍了,噓!婆婆我有練過,小朋友不要學喔~~:P 這個作品叫圓舞曲,是二隻設計成人形的手緊握一起的作品。

050806鶯歌25

↑知道這是什麼嗎?置物櫃耶!很有設計感吧!整排像這樣的置物櫃,放眼望去還真像是一個藝術品呢!不過一次要投50元喔!

050806鶯歌26

↑參觀完後,可以去櫃台蓋章喔,讓今天的陶博館之旅畫下完美的句點~~

總之今天一整天都在「咦?」「啊?」「嗯?」的驚呼中度過,面對這一個完全陌生卻又變得很美很有規劃的城市,我是應該要開心呢?還是要感到有一些些落寞?回家查網站時才知,鶯歌老街是2000年重整完成的,所以不知不覺的我己五年沒來過這裡了,莫怪我會如此無法接受它的一夕之間變美!

以前逛鶯歌時,常常走完一條路累個半死卻找不到一家像樣一點可以好好坐下來的餐館,但現在老街上卻走沒幾家就有一家是賣吃的;以前從火車站走出來時,會經過真正像老街的那種房子,充滿歷史蒼涼感卻傲然佇立在一邊,但現在卻偏尋不著一絲絲古老建物的蹤跡;以前老街上四處都是老舊的製陶老工房,四處隨意堆放的作品卻讓人流連不前,但現在卻是整排規劃一致性的商店,可我卻少了想進去尋寶的樂趣!我承認時代在變,對於這些背負老街歷史的人們是不太公平的,即使有心想維護古蹟的美,但又抗拒不了想有更好生活品質的吸引,所以只好老屋重建,企圖再造鶯歌的榮盛....只是少了質樸古意的老街,對我而言,鶯歌就少了一點點那麼味道了....

分類: 台灣北部。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在〈鶯歌樂陶陶〉中有 7 則留言

  1. 路過的貓表示:

    鶯歌在妳筆下變得好美喔, 改天可以去看一下!

  2. 俠女表示:

    鶯歌是我看過變化最快的老街
    其實已不太像老街
    是為了適應湧入的人潮
    也是為了地方的經濟
    它應該是更整齊了更有規劃了
    但不再有夢想中的思古幽情
    我喜歡帶小孩乘著慢慢的火車
    穿越時光隧道
    讓他們看看以前人的生活
    吃個ㄅㄚ ㄅㄨ  買個陶笛或竹子做的玩具
    再拖個沉重的睡意回家
    呵~呵~  古代人也該進化的

  3. 豬痢安表示:

    To 路過的貓:
    相較於現化美十足的鶯歌, 我反而比較喜歡以前古樸的鶯歌呢!
    To 俠女姐姐:
    對啊, 鶯歌的改變太大了, 似乎為了急速現代化, 而少了些什麼…不過對當地的觀光有很大的助益倒是真的~~

  4. 妮。表示:

    我看錯了嗎?
    那時帶團好像看到館內禁止拍照,
    難道只是我美麗的誤會..
    啊啊,下次補拍補拍~~

  5. 豬痢安表示:

    To 妮:
    陶博館內的展示區的確是禁止攝影的, 但大廳則沒有限制喔~~^^

  6. 可以給我ㄧ些上面的照片嗎?
    我覺得上面的照片都很友質感想把它拿來當做做網頁的素材

  7. 豬痢安表示:

    To 破廟的香菇:
    沒問題的, 看喜歡那張就請自取喔~~ ^^

留言功能已關閉。